据路透社报道,印度官员称,早来的季风降雨肆虐印度东北部,造成至少30人死亡,几十万人无家可归。
报道说,在东北部边远的阿萨姆邦,齐腰深的洪水浸泡了500个村庄,大约30万人无家可归。今年,造访印度北部的季风至少早来了两周。印度政府为这些无家可归者设立了临时避难所,但对政府的反应也有人不满。
报道引据一位叫拉迈什•裴古的学生领袖的话说,“居民年年遭灾,而政府只在洪水来了才警醒,对灾民缺乏长期救助和康复计划。”
据《卫报》报道,联合国难民署署长说,全球变暖迫使世界各地离开家园的人数创新高。
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 说,气候变化可突出资源稀缺矛盾而导致冲突,从而使人们流离失所。 说,气候变化在今天造成强迫性迁移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由它带来的环境影响可迫使人们离开传统的居住地,同时还会引发极端贫困和冲突 。
他说,气候变化,全球经济放缓和冲突彼此相互影响,这使迁移人群的分类工作越来越困难。
据《路透社》报道说,一联合国粮食问题专家说,农耕方式上的简单变化可使非洲粮食生产在两个季度内增长两到三倍。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 说,食品价格高涨意味着非洲将结束它对进口粮食的依赖。 他说,各国政府应降低化肥价格和引进高产种子品种。他还敦促加大在灌溉上的投资,但不赞成高科技的解决方案,如转基因生物。
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粮农组织地区大会期间对《路透社》说,他希望这个长达一周的会议会为非洲的农业部门制定"可实施的决定"。
该部门雇佣了非洲约2/3的劳力。
坐落在美国南加州沙漠中的一世界最大太阳能发电站面临着强烈的反对意见, 因为他们计划在该地建立一条长达240公里穿越原始公园以达圣地亚哥市的高压输电线 。
圣地亚哥煤气与电力公司的电线将穿过安萨玻里哥沙漠国家公园。据《美联社》描述, 该公园以其远足步道,野花,棕榈林,仙人掌和壮观的山区景观而闻名。可再生能源公司在偏远地区寻求可以充分利用丰富太阳和风力的低廉土地。公用事业主管表示,没有人会在没有电力线路连接大城市的偏远地区建厂。
但环保主义者还是认为可再生能源应该靠近人口密集地区产生。其中一项计划是在洛杉矶地区的屋顶上安装太阳能电嵌板。
荷兰环境评估机构一新报告似乎表明,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专家说,这项调查结果给北京施加了更大压力,敦促公布其的中国数据。
该研究表明,去年中国的碳排放量比美国总排放量高14%。这是由欧洲或美国的研究员提供的第三份表明中国碳排放量为最大的报告。《路透社》引据中国绿色和平组织的杨爱伦报道说:"不管有多少这类的报告,仍需中国对此情况进行确认。"
《路透社》引述“中外对话”总编伊莎贝尔·希尔顿的话说,这些调查结果将对中国施加压力,以加入“后京都协议”。 "中国有句俗话叫树大招风。 中国政府意识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并在积极建设燃煤发电厂站,中国在国际外交中和在道义上处在了一个不利的地位。
中国政府官员周一表明,由于大雨袭击中国南部,数以千计的5.12地震灾民正在迁移, 以躲避大雨引发的山体滑坡危险。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来,余震已进一步增加了滑坡的风险。 "持续的震动和多重强地震不断引发汶川县脆弱斜坡边缘的坍塌和泥石流。受损的房屋在余震中不断倒塌。《路透社》报道说,为避免滑坡造成的危险,5万居住在震中汶川县的灾民将搬迁别处。
民政部说,遭受洪水侵袭的中国南方已有57人死亡,127万人被迫在近几天迁移到安全地带。国家气象服务已经警告说,中国北部的黄河今年也可能出现"相当大"的洪水。
柬埔寨政府已批准了由中国公司投资的10亿多美元的两座大型水电项目。
这两个新项目分别是 大坝和 大坝,它们都将建在西南部的戈公省。政府说这两座水坝将确保柬埔寨以合理的价格提供能源供应。但环保人士对这些项目提出批评。美国国际河流网络组织的卡尔·米德尔顿今年3月对《路透社》说: "水电站糟糕的规划和发展可能给柬埔寨河流系统带来不必要的和不可弥补的损害,以及严重后果" 。
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将出资5.4亿美元修建 y大坝。该建成投产后能产246兆瓦的电。中国的米歇尔公司将投资4.9亿美元建造St 大坝。该项目建成后将发电338兆瓦。